當前我國國內大豆價格基本保持穩定,食用大豆收購價格相對較高,貿易商收購價1.75~1.80元/斤,食品企業收購價1.80元/斤,中儲糧直屬庫掛牌收購價1.90元/斤,遠高于其他收購主體。
自10月份以來東北國產大豆(以下簡稱“東北豆”)價格呈現穩中緩步上漲態勢,截止目前累計漲幅逾5%。
那么問題來了,為何東北豆會在新豆上市之際掀起上漲風波呢?
但不可忽視的一面就是,由于今年大豆播種面積增加以及天氣條件整體偏于良好,使得國產大豆產量明顯增加幾成定局。
同時,10月17日上午,農業部就第三季度重點農產品的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表示,大豆是東北地區調減玉米后改種的主要品種之一,大豆種植效益好不好直接影響到種植結構調整優化的可持續性。
據農業部大豆全產業鏈信息分析預警團隊調度,今年我國大豆生產呈現出“面積擴、單產升、總產增”的局面。
眾所周知,今年湖北的商品豆數量急劇下降,使得湖北豆早早退出了外銷市場,而生長期非常良好的河南安徽豆在持續降雨中不僅被迫延遲上市,同時其質量及產量均受到不利影響。
而相比之下,今年東北豆上市后整體質量較好,蛋白普遍在40個左右,在外觀、水份、質量、價格等方面較南方新豆而言具備較強的優勢,使得東北豆成為市場眼中的“香餑餑”,各需求主體紛紛出手搶收。
與此同時,公告稱,接到有關部門通知,10月底暫停國家臨時存儲大豆競價銷售。隨后不久,因2013年大豆起拍價格較高,第二次拍賣當天(即10月13日)的臨儲大豆僅成交160噸,由此可見,這波臨儲大豆拍賣儼然一副“成交量小、時短”的跡象,導致其給國產大豆市場帶來的利空影響十分有限。
另外,中儲糧系統的北安直屬庫率先掛牌收購大豆,價格在1.9元/斤,據悉這僅是直屬庫的自身收購行為,并非是定向儲備,但一定程度上還是提振了市場信心,有助于支撐東北豆價格。
時下東北豆已經陸續收獲,少部分地區收割進度已接近7成左右,10月下半月有望迎來收獲高峰期,一旦東北豆集中上市壓力將現,屆時東北豆市場或將承壓。
據監測,目前東北地區新季大豆低開低走,開秤價凈糧為每斤1.9元左右,上市初期價格低于上年同期且跌速較快,后期市場走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實行大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的新機制,大豆補貼標準總體上比去年的目標價格補貼額要高,基本能夠彌補價格下跌帶來的損失,但如果后期價格繼續下跌,今年種大豆的收益可能低于去年。
總體來看,在現有流通貨源不多及近期中儲糧直屬庫陸續掛牌收購大豆等利好支撐下,短線東北大豆價格或將穩中偏強運行。
短期北方大豆市場需求開始,價格獲得支撐,價格易漲難跌。南方地區長期降雨讓大豆的質量下降,市場購銷清淡,隨著東北豆集中上市壓力顯現后,后面國產大豆行情或有回調風險。